当前位置:首页 > 剧情介绍 > 正文内容

秦腔《白蛇传》

6个月前 (01-24)剧情介绍219

一、基本信息

  • 剧名:《白蛇传》

  • 别名:《金山寺》、《雷峰塔》、《金钵记》

  • 类型:秦腔传统本戏

  • 整理者:袁多寿(1955年整理)

二、剧情概述

秦腔《白蛇传》讲述了宋朝时期的一段传奇故事。白素贞(或称白云仙)为白蛇修炼成仙,思凡至西湖断桥遇许仙,二人一见钟情,遂由青蛇青儿(或称小青)做媒结为良缘。端阳节时,许仙端回酒菜,白素贞饮后现出原形,吓死许仙。白素贞为救许仙,不惜盗取仙草(灵芝),使许仙得以复活。然而,西方佛祖差遣妖僧法海前来收伏白蛇,他诱骗许仙至金山寺,并言明其妻乃白蛇所化,强禁许仙于寺内。白素贞与青儿为救许仙,与法海相斗,引发水漫金山寺。法海借天兵天将战败青、白二蛇。许仙乘机逃离金山寺,行至断桥与白素贞、青儿相逢。青儿拔剑欲杀许仙,白素贞念及夫妻之情不忍下手。后来,白素贞生子,但被法海压于雷峰塔下。其子仕麟长大后得中状元,遇菩萨指点,毁了雷峰塔,救出母亲。玉帝封白素贞为白云菩萨。

三、剧目特点

  1. 情节曲折动人:秦腔《白蛇传》的情节跌宕起伏,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浪漫情怀。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故事、与法海的斗争以及最终的团圆结局,都让观众为之动容。

  2. 人物形象鲜明:白素贞美丽善良、勇敢执着,为爱情不惜一切;许仙忠厚老实、略显懦弱;青儿忠诚勇敢、性格直爽;法海则阴险狡诈、压制人性。这些人物形象鲜明生动,各具特色。

  3. 唱做并重:秦腔《白蛇传》是一部唱、做、打并重的剧目。演员们通过精湛的唱腔、细腻的表演和激烈的武打场面,将剧情和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  4. 经典折戏:该剧中有多个著名折戏,如《游湖借伞》、《盗仙草》、《断桥》等,这些折戏常常单独演出,深受观众喜爱。

四、演出情况

秦腔《白蛇传》是各秦腔剧团经常上演的剧目之一。不同剧团和演员在表演风格、唱腔处理等方面各有千秋,但都保留了秦腔艺术的精髓和魅力。近年来,随着舞台技术和艺术表现形式的不断创新,秦腔《白蛇传》的演出也更加丰富多彩。

五、文化影响

秦腔《白蛇传》不仅是一部经典的秦腔剧目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通过讲述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故事,传递了追求自由、反对压迫、勇于抗争的精神内涵。同时,该剧也对中国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如京剧、豫剧、川剧等剧种都有《白蛇传》的演出。

概括而言,秦腔《白蛇传》是一部情节曲折动人、人物形象鲜明、唱做并重的经典剧目,它不仅展现了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,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。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大美秦腔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laoshuren.cn/qinqiang/?id=13

分享给朋友:

“秦腔《白蛇传》” 的相关文章

秦腔《铡美案》

秦腔《铡美案》是一部经典的秦腔剧目,以下是对该剧的详细介绍:一、剧目背景剧名:《铡美案》别名:《抱琵琶》、《秦香莲》来源:根据明代《包公案百家公案》和清代《三侠五义》及其续书《续七侠五义》改编而来。1954年剧作家王绍猷先生对各种演出版本进行综合取舍,改编成新本《铡美案》,后广为流传,久演不衰。二、...

秦腔《狸猫换太子》

秦腔《狸猫换太子》是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,取材于宋朝历史传说,讲述了北宋时期宋真宗与刘妃、李妃之间的宫廷斗争,以及随后宋仁宗即位后的故事。以下是该剧的详细介绍:一、剧情概述宋真宗时期,宋真宗无子,刘妃与李妃同时怀孕。刘妃为了争当皇后,与太监郭槐合谋,在李妃生产时用剥皮的狸猫换走了太子,并将李妃贬入冷宫...

秦腔《三娘教子》

秦腔《三娘教子》是一部经典的传统剧目,深受观众喜爱。以下是对该剧的详细介绍:一、剧情概述《三娘教子》又名《双官诰》、《机房训》、《忠孝节义》,改编自明末清初戏曲家小说家李渔的《无声戏》中的一回。剧情讲述了明朝时期,儒生薛子约(或薛广)家中妻妾不和。薛子约离家后,其次妻刘氏偷情求欢,被三娘王春娥发现,...